更悲催的是,劉綎還要負擔朝鮮兵糧草。
從寬甸一路走來,東路軍饑寒交迫,糧草不支,劉綎不得不頻頻加快進軍,這也是他們冒進被伏,全軍覆滅的重要原因。
在劉招孫反復勸說下,劉綎舍下血本,給士兵們補發(fā)五日糧餉。
雖說只是杯水車薪,然而對鼓舞軍心士氣,卻是起了極大作用。
高臺下兩百多將官,都是跟隨劉綎多年的舊部。
平定播州,防御安南,驅逐倭寇,都有這些老兵身影。
無論是戰(zhàn)力還是忠心,這些人都是極可靠的。
劉綎望著這些舊部,從各人堅毅的神色中,仿佛看到了往年縱橫沙場無往不勝的畫面。
“各位皆是我心腹。實不相瞞,老夫已得到確切消息。前日,奴酋在界凡、尚崖間接連擊潰杜松、馬林兵馬。奴酋二貝勒阿敏率鑲藍旗主力,朝寬甸而來,預計明日可達渾江。奴賊想把我東路軍盡滅于渾江!”
劉綎說罷,抬頭望向臺下,眾將臉色大變,奴賊戰(zhàn)力之強,遠遠超出他們預料。
東路軍從寬甸出發(fā)時,和其他三部明軍一樣,大家都抱著自助游的心態(tài)上路的,以為“旬日之間”,便可掃穴犁庭。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