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起龍率領(lǐng)的五百浙兵作為長槍兵,裝備上兩層厚甲,各人手持長槍腰刀標槍藤牌,另配五百輔兵,這五百長槍兵作為此次夜襲的主力,將組成鴛鴦戰(zhàn)陣,在騎兵發(fā)動突襲后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收割建奴性命。

        至于兩百朝鮮精銳弓手,劉招孫給他們的裝備更為豪奢,以至于眾家丁都羨慕不已。朝鮮弓手每人一人雙馬,裝備長短梢弓各一張,長弓用來破甲,短梢弓方便速射,另有重箭三十枝,輕箭八十枝,弦二條,弓插一件,箭插一件,扳指一枚,騎槍一桿,和家丁一樣,朝鮮弓手也是身披兩層鎧甲,分別為鎖子甲棉甲,頭戴明盔,只露眼睛在外,與建奴對射時,除非被命中面門,否則絕難被一箭射死。

        除此之外,隨行輔兵還攜帶有數(shù)量可觀的虎蹲炮、萬人敵。

        所謂虎蹲炮,其實類似于后世的迫擊炮,形狀類似猛虎蹲坐在地上,因此得名。明朝初期,虎蹲炮便有應(yīng)用,主要分布于九邊,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到這個時候,大明虎蹲炮射程約在二三十步,射程雖近,然而威力驚人,特別適合用以山地地形作戰(zhàn)。

        至于萬人敵,可以理解為明代的手榴彈或是手雷,不過體型要比后世的手雷大出很多,約莫有籃球大小,外面是一層石頭殼子,里面空心,塞滿炸藥,用土填滿空隙,一般是用作守城,放在邊墻垛口,敵軍攻城時從城頭拋下去,即便沒有爆炸,也能砸死砸傷幾個倒霉蛋。據(jù)劉招孫所知,這玩意兒一旦爆炸,威力驚人,而且由于設(shè)計粗糙,萬人敵對敵人的傷害完全是隨機事件。據(jù)說有的人站在萬人敵旁邊不會受傷,而另一些敵人站在百步之外就被石子打中·····

        萬人敵威力雖然不大,但爆炸響聲音驚人,夜襲時給鑲藍旗大營扔幾個,睡得再死也會被吵醒,深更半夜這么搞一搞,說不定還能引發(fā)一場營嘯。

        子時初刻,在黑夜中摸索了一個多時辰,劉招孫和金應(yīng)河率先抵達董鄂里鑲藍旗大營外圍。

        大營周圍建奴哨探已被前面家丁除掉,劉招孫讓眾人就地休整,清點人數(shù),三百家丁、兩百朝鮮弓手,走丟了十五人,劉招孫也不打算回去找,而是在兩名夜不收帶領(lǐng)下,登上大營周邊一處高地。天黑路滑,沿途摔了兩跤,好在夜不收熟悉地形,三人登上高地,建奴大營盡在眼底。

        劉招孫在心中計劃了一番,不由冷笑,戚少保說過,凡是野地設(shè)營,都要探其地形,或守平野,或據(jù)險塞,或進退便利之處,牲畜水草方便。

        阿敏將大營設(shè)在董鄂路山坳,臨近江岸,處于洼地之中,如果能將渾江引入,便是薩爾滸版的水淹七軍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