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原城外圍陣地,靖安堡。

        一陣急促的戰(zhàn)鼓聲響起,各營把總大喊道:

        “上玄護!各人遮住面門!韃子又要放箭了??!”

        靖安堡內(nèi),兵馬川流不息,手持長槍浙兵的與配備長刀的宣大兵組成聯(lián)合戰(zhàn)隊,由各營把總帶隊,一起踏步前行,他們在厚重的堡門前停下,靜靜等待后金軍破城后的巷戰(zhàn)。

        距離長槍兵與長刀手數(shù)步之外,便是一道三丈多高的圍墻,墻外還有一條一丈五尺寬的壕溝。

        三天前,守軍在壕溝中插滿竹簽,倒入鐵蒺藜,還將清河河水引入溝中,形成了一條小小的護城河。

        這便是靖安堡基本的防御工事。

        圍墻兩端,是高高聳立的懸樓,上面躺著些明軍尸體,他們身上插滿了箭羽,有些人被鉛彈擊中,一時沒有死絕,在懸樓上痛苦呻吟。

        明軍弓手頂著對面密集的箭雨和火銃,快速通過長廊,將同袍的尸體推下懸樓,接替他們的位置,不停用重箭和后金軍對射。

        這些弓手由朝鮮兵和遼兵組成,朝鮮兵射術(shù)精湛,遼兵悍不畏死。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