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招孫那日在張家灣斬殺打行的事跡,經(jīng)由纖夫們帶往運河各地。由于故事中具備巴牙喇、美姬、少年英雄、天下大道等因素,成功吸引了大明士農(nóng)工商各個階層,所以這個故事立即被運河各地二次傳播,最后由各地評書人添油加醋、夸張修飾,變成了一支經(jīng)典的評書話本。
很多年后,大明百姓去茶館喝茶時,《宣武將軍大戰(zhàn)巴牙喇》還是大家的必點曲目。
在評書中,宣武將軍劉招孫,變成了趙云、岳飛一樣的人物,驍勇善戰(zhàn),為國為民(其實本就是這樣)
被他斬殺的打行青皮變成了潛入明國的巴牙剌,而且,人數(shù)從兩個變成了十個。
劉總兵發(fā)給纖夫們的糧食,也從三百石變成了三十萬石,這個數(shù)字約等于整個張家灣港口一年吞吐量的總數(shù)。
而劉招孫身邊的美姬,也由金虞姬變成了金虞姬銀虞姬以及秦淮八艷。
故事曲折離奇,很是感人。
京師,棋盤街一處茶館內(nèi),坐滿了趕來聽書的茶客,桌子上擺放著酒水和水果,茶客們邊聽邊吃。
年輕的店伙計拎著個一尺五寸的長茶壺,給客人們摻茶沏水。
流傳于巴蜀之地的銅壺近來在京師茶友中流行,伙計高高舉起長嘴銅壺,離碗足有兩尺距離,刷的一聲便將沸水沖去。整個動作有驚無險,干凈利落,引得茶客們嘖嘖稱奇。
“啪!”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