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人!萬歷二十三年,你在蘇州為推官,不懼權(quán)勢,堅持重審冤案,最后救我這條性命。二十多年來,喬某時刻不忘勉勵自己,要像你那樣,為國盡忠,為百姓做事。所以去年,我才去了薩爾滸戰(zhàn)場,跟著劉綎將軍建功立業(yè),埽穴犂庭??墒堑搅藴喗?,東路軍糧草斷絕,士氣低迷,每天都有人逃走,朝鮮人出賣軍情,幾萬大軍朝不保夕·····”

        喬一琦回憶起在渾江初見劉招孫的場景,滔滔不絕敘述起自己這一年半多的經(jīng)歷。

        他情緒激動,聲音漸漸嗚咽,從語帶哽咽到最后嚎啕大哭。

        “劉總兵來了,他帶著我們殺出渾江,把幾萬人帶回沈陽,你可知這位二十歲不到的后生,為遼東,為大明付出了多少!”

        “他的義父,他的兄長,他的家丁,全部戰(zhàn)死。”

        “他在薩爾滸,在開原,在渾河,三次負傷,最后一次,軍中醫(yī)士給他包扎傷口時,我也在場,親眼見他身上箭傷五處,刀傷兩處,血流不止。當(dāng)日,他率開原兵與建奴決戰(zhàn),尸山血海,百死一生,終于擊敗建奴,為給熊經(jīng)略報仇,為兌現(xiàn)對布爾杭古承諾,他在沈陽城頭,親斬奴酋。

        “這樣的人,哪里還有什么權(quán)欲之心?”

        廳內(nèi)鴉雀無聲,眾人被喬一琦回憶吸引,連全程黑臉的蓬萊知縣也抬起頭,怔怔的望著這個話嘮監(jiān)軍。

        袁可立喟然長嘆,扶起喬一琦,眼中帶淚:

        “老夫與熊廷弼是舊識,熊蠻子說過,劉總兵少年英雄,天生任俠,有古君子之風(fēng),他在遼東救活數(shù)萬百姓,卻不居功。國家一旦有事,此人是真正可以托付的大才。”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