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遼侯是想取代朝鮮,與倭國直接貿(mào)易?”
“不,本官是想征伐倭國?!?br>
“倭國人口數(shù)倍于朝鮮,強藩大名,武德充沛。當年蒙古大軍三次征日,皆慘敗而歸。本官比不上忽必烈,對付倭國,不能單靠武力,還需商業(yè)。以前遼鎮(zhèn)和倭國貿(mào)易量太小,而且要經(jīng)過朝鮮,以后我們直接代替朝鮮,借明廷名義,以遼東貿(mào)易公司為先導,通過利潤更高的貨物,侵蝕倭國商業(yè)。支持部分大名,挑動倭國內(nèi)戰(zhàn),各個擊破,將其納入開原體系。”
袁崇煥聽得瞠目結(jié)舌,他萬沒想到,平遼侯竟對倭國如此上心。
“劉總兵,當年太祖親自定下十五不征之國,這倭國可是排名第一······”
劉招孫知道登陸日本聽起來太過玄幻,他本不想多做解釋,然而對袁崇煥,對這個正處于東亞文明沖突最前沿的主官,他覺得還是有必要多說兩句。
“袁都察,世上哪有什么不征之國?無非看你能不能夠到。夠得到的,便是華夏故土,夠不到的,就是不征之國?!?br>
“你博覽群書,當知二十年前,萬歷皇帝曾計劃從朝鮮出兵,登陸倭國,掃穴犁庭,徹底解決倭國禍害??上笳骱?,國庫空虛,此事遭群臣反對,最終作罷。萬歷沒完成的事業(yè),便由我們完成?!?br>
劉招孫說到這里,停了片刻,意味深長道:
“你當本官耗費重金發(fā)展水師,只是為了打劫天津?當然不是,倭國人口稠密,物產(chǎn)富饒,銀礦硫磺儲量豐厚,必須拿下,如此才能整合勢力,對抗更危險的敵人?!?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