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元年臘月二十九日,平遼侯第四次派出使者李承早一行,前往江戶,向德川幕府發(fā)出最后通牒。

        平遼侯警告,江戶方面須在天啟二年正月初五日之前,與大明簽訂友好盟約,以中止雙方敵對態(tài)勢。否則,包括天主教徒和投誠各藩組成的百萬大軍(實際二十萬人)將踏平幕府,劫掠江戶,以彌補大明在本次東征中的消耗損失。

        李承早提醒幕府將軍,從正月初五日開始,每多拖延一日簽訂條約,幕府便須多支付五萬兩白銀軍費。

        “盟約的地點,平遼侯也為幕府將軍選好了?!?br>
        江戶,本丸御殿。

        身材高大的李承早站在幕府老中土川利勝對面,擼起朝服寬闊的衣袖,旁若無人的攘臂高呼。

        擺出一副朝鮮人獨有的干架小霸王的姿態(tài)。

        一架浮世繪風(fēng)格的屏風(fēng)前面,一群家老簇擁著土川大人,個個攥緊拳頭低頭不語。

        須發(fā)花白的老中土川利勝卻是滿臉堆笑,臉上堆起的褶子像上野盛開的櫻花,對著眼前盛氣凌人的朝鮮人絢爛綻放。

        至少從表面上,根本看不出這位幕府老臣的內(nèi)心所想。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