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關條約》簽訂第五天,遼東、山東已聚集起八千流民,一百多私塾先生,等待登陸九州。

        所有人滿懷希望,希望在九州島上開啟新天地。

        流民年齡在15——45歲,都是青壯勞力,壯丁壯婦都有。

        按照民政司制定的標準,想要來九州島建設新家園的人,必須忠厚老實,服從命令,身體健康,不得有任何作奸犯科。

        開原訓導官反復向流民宣傳,在倭國種地,地租收的最低。

        具體說來,頭年只收五成地租,第二年收四成,種到第三年后。

        種滿三年,以后地租便永遠是三成。

        森悌等人不厭其煩的向流民說明,以后屯戶每年只用交三成地租,除了地租外,再無其他任何苛捐雜稅。

        在土地和金錢的吸引下,北直隸各地沸騰了。

        短短十幾日,聚集到天津港、威海衛(wèi)等待前往倭國“建設新家園”的流民數(shù)量便達到十多萬人,或許更多。

        民政司經(jīng)過層層選拔,最后從中挑選出一萬五千人。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