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船長約三十米,寬十二米,高為五米。左右各有十櫓,此外,船體留有空洞,可以放槍、炮或射箭。因為外面全是鐵甲,所以稱之為龜船。

        這種戰(zhàn)艦在壬辰衛(wèi)國戰(zhàn)爭中起到很大作用,著名的鳴梁海戰(zhàn)便是龜船的杰作。

        不過,對面蓋倫戰(zhàn)艦在見到這種笨重緩慢的龜船時,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恐懼的樣子。

        這些身形龐大滿身尖刺的巨大烏龜很快成為雇傭軍們重點打擊的對象。

        因為在內部需要布置大量的多余支撐結構,不利于部署大型火炮,這些在壬辰倭亂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龜船,實際上僅能配備殺傷人員的小型弗朗機,遭遇大口徑巨炮,只有面臨被宰割的命運。

        而且,當它們緩緩進入戰(zhàn)場時,圍困敵方艦隊的開浪船、鳥船已經傷亡殆盡,福船和朱印船也開始往后推卻。

        “占據(jù)上風向!快!”

        各營把總吹動竹哨,竭嘶底里的叫喊,然而對于那些奪路而逃的海盜來說,想要短短幾日就讓他們服從開原號令,在敵人密集的炮火覆蓋下,還能不顧安危駕駛小船和隊友共進退,顯然太過扯淡。

        “不要擠在一起,散開陣型,紅毛夷要放火了!”

        李旦手下的海盜們,駕駛著開浪船和鳥船迅速崩潰,朝對馬島逃竄。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