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煌,字武貞,浙江會稽人,在原本歷史上,他是天啟五年進士第一,被授予翰林院編修,因恃才傲物,為東林所欺,被打入閹黨一派。

        魏忠賢掌權(quán)期間,此人多次忤逆魏閹,差點丟了性命。

        崇禎即位后,他辭官歸鄉(xiāng)。

        后來與錢謙益一樣,被任命為左中允,官右庶子,然天性狷狂,不為同僚所容。

        甲申國變后,余煌堅持抗清,后在紹興殉國而死。

        劉招孫對這人了解不多,只知道他脾氣很大,和史可法是同一類型。

        氣節(jié)高,作為清流是沒問題的,委以國事,那就不行了。

        “武貞先生的貿(mào)易之說,本官拜讀了,寫的是鞭辟入里,發(fā)人深省,王公公,賜酒!”

        劉招孫滿口胡謅,他根本沒讀過這位狀元的試卷,王承恩立即捧上三杯御酒遞給余煌。

        余煌本是袁應(yīng)泰同鄉(xiāng)好友,劉招孫之行跡,他早有所耳聞。

        當年袁應(yīng)泰給劉賊定下的“十七當斬之罪”,余煌也是了然的。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