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年(1624)秋天,年輕的沙皇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可能還沒有意識到,由他默許的瓦西里·波雅爾科夫率領的136名哥薩克人在遠東擴張行動,以及這些野蠻人在黑龍江流域進行的燒殺搶掠,最終會對沙俄帝國的前途命運造成怎樣悲劇性的后果。

        哥薩克人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幾乎把精奇里江(黑龍江左岸最大支流)兩岸的土著民全部殺死。

        他們沿勒拿河進發(fā),對原住民燒殺搶掠,手段和同時期英格蘭人在北美大陸所為基本一致。

        甚至更加野蠻,據(jù)目擊者和他們自己的日記記載,當物資不足時——這是十七世紀沙俄帝國遠征者們經(jīng)常會面臨的一個問題——他們會吃人。

        從最開始的精奇里江到后來的雅克薩城,他們從原住民一直吃到自己人。

        護國公對這些驍勇善戰(zhàn)的哥薩克人并沒有什么惡意,不過即便他們沒有侵犯大明,沒有侵入奴兒干都司,劉招孫也不會放過毛子。

        征服歐洲是泰昌年間便定下的宏偉計劃,不會輕易改變。

        而在征服歐羅巴之前,沙俄是必須首先解決的障礙。

        在這個時代,步兵長驅直入橫穿西伯利亞當然是天方夜譚。

        所以劉招孫的計劃是步步推進,穩(wěn)扎穩(wěn)打,每占領一地便派人屯守,徹底占領,然后繼續(xù)往前推進,就像毛子對遠東的策略一樣。

        按照原本歷史位面,哥薩克匪徒要到崇禎十七年也就是十九年后才會第一次入侵大明黑龍江流域。他們最先闖入中國精奇里江達斡爾族居住區(qū),遭到達斡爾族居民的堅決回擊,被迫逃竄。

        在得到沙俄政府的支援后,順治八年(1651年),哥薩克匪幫沿黑龍江南下,到處搶掠燒殺。血洗達斡爾族的古伊古達兒村,殺死661人,搶去婦女兒童361人,制造了慘絕人寰的暴行。

        之后滿清忙于對付國內(nèi)反清勢力,對沙俄作戰(zhàn)處于“我進敵退,我退敵進”,進退失據(jù)的尷尬局面,直到后來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后,發(fā)動雅克薩之戰(zhàn),沙俄在外東北的擴張才算暫時告一段落。

        兩個月前,李三光帶著他的北方探險隊登陸庫頁島,繼續(xù)往西北進發(fā)時,很快遇上了波雅爾科夫和哥薩克人。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