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康應乾提前告知眾人,在見到太上皇后,必須要對齊朝田畝制度和私產(chǎn)制等進行諫言,所有人對大齊新政,無論支持還是反對,都必須在大殿之上表明自己態(tài)度。
其實,不用康首輔鼓動,關內(nèi)官員們也會滔滔不絕說個沒完,他們很多人都憋了一肚子火,這些年來,帝國委任他們,在各省各府推行新政,推行田畝制度,政策執(zhí)行可謂是舉步維艱。
幾位上了年齡的老知府形容:
“娘希匹,(新政)比當年張?zhí)狼逭商锂€還要麻煩!”
當然,更多的人只是心里罵兩句,該怎么做還是怎么做,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沒人傻到公開挑戰(zhàn)朝廷權威。
這些對朝廷法令心懷不滿,陽奉陰違的地方主官們,當他們聽到說新任首輔要召集天下官員商議國事,便立即馬不停蹄朝沈陽趕來。
這場關于帝國制度走向的話題,從一開始便爭論的熱火朝天。
約有三成的地方主官和商會掌柜、司長,強烈要求進行全方位改革:建議立即廢除大齊現(xiàn)有的田畝制度,將所有田地按照土地肥沃貧瘠程度,重新分配給百姓,恢復土地租賃,保護百姓私產(chǎn)·······
這些官員的主張和康應乾在太上皇面前提出的上策,頗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官員們主張要更夸張一些,太上皇未必肯接受。
約有三成官吏堅決反對任何改革,他們主張維持現(xiàn)狀,必要的話,還要對大齊田畝制度以及廢除私產(chǎn)的規(guī)定,進一步強化,嚴厲打擊各種黑市交易和走私活動,必要的話,可以動用駐守附近的兵團。太上皇對這樣的的主張同樣不能接受,剩余的四成則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他們選擇看風頭,誰贏他們就幫誰。
群臣提出各種諫言,涵蓋土地、私產(chǎn)、科舉,軍隊,外交,貿(mào)易各個層面。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