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劉招孫廢除科舉,廢言官,幾乎得罪天下了讀書人。
幾萬,幾十萬人中,總有一兩個不要命的儒生編段子黑他,這也在情理之中。
比如說太上皇窮兵黷武,說劉招孫望之不似人君(他是太上皇半人半神,全身肌肉暴漲,當然不像皇帝)。
多插一句,南京被齊軍攻克前,南明曾以此攻擊齊國,將大齊比作北齊,把劉招孫比做喪心病狂的高歡。
文臣天生厭惡戰(zhàn)爭,打仗時,他們沒有用武之地。
新皇親政,太上皇露出有放權(quán)苗頭,無數(shù)類似康應(yīng)乾的野心家,紛紛站出來,大家都希望劉堪能改弦更張,要以柔德治國,關(guān)心百姓疾苦,輕稅減賦。
最重要的是,小皇帝要重用自己,提高自己的官位和俸祿。
劉堪寬恕了黃端伯,寬恕了很多必死之人,這讓大家看到希望,看到在大齊實現(xiàn)文治的希望。
當然,如果這些野心家們能預(yù)測未來,能夠看到劉堪比他父皇更殘暴(因此謚號“齊武帝”),不知他們會作何感想。
未來的齊武帝,下令將南明君臣送走,當然不是說要放他們一馬,而是讓南明孤臣們在江華島自生自滅,去完成他們的荒野求生的夢想。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