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朱元章苛政,劉招孫在大齊創(chuàng)立養(yǎng)廉銀制度。
大齊各級官吏俸祿,都用大米和銀票混發(fā)。
一二品四分支米,六分支鈔;三四品米鈔各半;五六品米六鈔四;七八品米八鈔二。
帝國官員們,除了享有基本俸祿,政績拔擢者,還能得到恩賞,也就是后世所說的工作績效。
績效一般不發(fā)糧食和銀票,而是賞賜南洋胡椒、蘇木、西洋機械表、鯨油、古董字畫等,具備收藏和變現價值。
帝國官員的俸祿水平,數倍于前明。
以知府為例,前明正四品官發(fā)米二十四石,而在大齊,一個同知(知府的屬官)的俸祿就達到八十石。
俸祿多寡雖不是決定吏治的關鍵因素,但是,想讓官場保持清廉,至少要讓官員們能用他們的俸祿贍養(yǎng)家人,能保持起碼的生活尊嚴。
簡單來說,要讓馬兒跑,就要讓馬兒吃飽。
否則,貪腐只會成為一種本能。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