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已沒幾個活著的倭寇——島津軍遭受炮擊,根本無法在城頭立足。

        刀盾兵登城過程順利得出乎意料,等到甕城中躲避炮彈的倭寇反應(yīng)過來,急忙堵截時,已經(jīng)無力回天。

        后面跟著的火槍兵,順著云梯蹬蹬爬上城墻,鶴丸城城墻原本不高,爬起來并不費力。

        越來越多火槍兵登上城墻,他們將槍口朝向甕城方向,自由射擊。

        此時鶴丸城甕城中幸存的足輕和武士還有三千余人,多數(shù)人手持火銃,少部分武士背著日本弓。

        在幾位旗本武士的指揮下,所有人鼓起余勇,開始發(fā)動反攻,沿著甕城臺階朝城墻進攻,企圖趁著齊軍立足未穩(wěn),將其趕下城頭。

        想到鹿兒島失陷,自己和家人便將性命不保,即便是裝備簡陋的足輕,也像打了雞血似得,不要命的跳上臺階,揮舞長刀向城頭砍去。

        此時城墻上集結(jié)的火槍兵和刀盾兵已有三百,他們組成兩道陣線,集中火力朝城下射擊。

        刀盾兵揮刀砍斷靠在垛口上的梯子,一個倭寇順著軟梯,雙手剛剛爬上城墻,旋即被鋒利的腰刀剁掉手指,慘叫著摔落在地。

        此時大規(guī)模的炮擊已經(jīng)結(jié)束,火槍爆響聲響徹全城,島津軍知道如果丟掉城墻,便再退無可守,于是各個都像潮水往臺階沖去,武士們頭綁白布,中間畫著島津家徽丸十字,口中喊著板載,義無反顧跳上堆滿尸體的臺階。

        然而迎接他們的,只是一枚枚鉛彈。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