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傷到這些勇衛(wèi)營急需的戰(zhàn)利品,只需在戰(zhàn)馬的周圍開上幾槍,受驚的戰(zhàn)馬自然知道跑開,從而將躲藏的建虜士兵給揪出來。
這支建虜?shù)姆智碴犑潜瘧K的,因為準備不足,再加上道路相對狹窄,讓他們根本施展不開,在被勇衛(wèi)營的火力壓制之后,就只能被動的挨打了。
想組織反擊都沒有辦法,連突圍也沒有機會,曾經(jīng)引以為傲的大清精銳,最終也難逃全軍覆沒的命運。
最讓他們不甘的是,他們對這支明軍造成的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他們可是正黃旗的人,真正代表著大清皇權權威的存在,這要是到下面去見了太祖和先帝,恐怕也要羞愧難當吧。
在距離此地幾里外的地方,兩個打扮成逃難村民的建虜細作腳步一頓。
“火槍的聲音,而且很多。”
他們都知道,己方派出去的分遣隊是很少攜帶火器的,這么多槍聲,很可能不是自己人。
可是,這里離順義城不足三十里,明軍早就棄城逃跑了,這些槍聲是誰發(fā)出的?
兩人迫切想要知道這個答案,對視一眼,立即轉道向槍聲傳來的方向而去。
當他們趕到時,他們被眼前的場景給完全驚呆了,在綿延不到一里的狹窄道路上,橫七豎八的躺著幾百具無頭尸體。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