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阿濟格的主力已經(jīng)快要抵達順義,他知道順義也早已經(jīng)人去城空,所以也沒有加快速度。
他不加速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他早就得知京師已經(jīng)開始在城外修筑各種防御工事了,他有些不太明白明軍這是什么意思。
難道明軍不想憑借京師的高城深池死守,還想與大清精銳在城外野戰(zhàn)不成?
阿濟格仔細一想,覺得非常有可能,不然的話,明軍沒必要花費那么大的精力和財力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他阿濟格巴不得如此,野戰(zhàn)正是大清精銳所擅長,反而是不善于攻城。
這倒好,明軍自己一副要野戰(zhàn)的姿態(tài),阿濟格覺得自己沒有理由去反對,為此他特意放緩行進速度,就是想讓明軍將城外防御工事修復(fù)堅固些。
這咋一聽起來好像有些不太合理,明軍的防御工事修得越堅固,那不越難打嗎?
可阿濟格和清軍其他高級將領(lǐng)不這樣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明軍花費再大的代價,也不可能將防御工事修得比京師還堅固。
所以,讓明軍將城外的防御工事修得堅固些,也許能多給明軍一些信心,讓他們敢從京師中出來。
不然的話,明軍的工事剛修到一半,大軍就迅速逼近,很可能把他們又嚇回城內(nèi)。
京師城防那般堅固,遠超大清精銳攻下的其他所有城池,他阿濟格即使狂妄,也沒有絲毫信心能夠強攻下來。
此次大清十萬大軍逼近明國京師的一個很重要目的,不是要把京師打下來,而是要對明國進行羞辱和威懾。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