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沈浪覺得還不夠,他要人為的按下快進按鈕,所以掛要開到底。
他在現(xiàn)代社會早就花錢請科技宅做好了蒸汽機樣品,不是一比一的,而是縮小版的,還是透明的,可以清楚的看到蒸汽機的工作原理。
王徵本身就是一個擅長各種發(fā)明的科學家、機械學家,一生中的發(fā)明不計其數(shù),特別是他發(fā)明的火船自去,原理已經與蒸汽機很是相近。
正因如此,沈浪第一個想到的蒸汽機項目的負責人,就是這個老爺子。
只是讓沈浪有些糾結的是,老爺子的年齡真的是有些大了,已經七十多歲了,放在這個時代,真的可以堪比后世九十歲以上,甚至是百歲老人了。
讓一個年齡如此大的老人來負責這樣一個必定會耗費大量心力的項目,是不是有些太過自私?
但是,沈浪想到了那個已經九十歲高齡,都依然沒有停歇,一次次的帶領團隊攻克一個個難關,打破一個個高產紀錄的老人。
還有那個插著十幾根管子都不忘電腦里資料的七十多歲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依然堅持戴著氧氣面罩不惜消耗生命力繼續(xù)工作。
還有那個八十多歲高齡一直堅持健身,災難來臨時毫不猶豫沖上第一線的老人。
……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