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壕溝的前方,再布置大量拒馬,陷馬坑等等,讓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顯然,多爾袞是打定主意,以守城為主了,主動放棄了他們擅長的野戰(zhàn)。
這也是沒有辦法,通過阿濟格的慘敗,以及這段時間收集到的各種情報,明軍,特別是勇衛(wèi)營的野戰(zhàn)能力更強。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明軍面前,不能再認為大清的野戰(zhàn)能力更強了,那純粹是找死。
六月二十五日,沈浪大軍抵達山海關,遼東總兵吳三桂和山海關總兵親自出關迎接。
沈浪沒有在山海關多作休整,而是直接率大軍出關,因為建虜主動放棄了他們之前占領的后所,前屯衛(wèi),中前所,讓山海關與寧遠之間徹底暢通了。
當然,建虜此舉自然不是因為好心,而是他們清楚,這幾處地方距離他們后方太遠了,支援不便,也不敢長途跋涉的支援。
面對沈浪的大軍,根本無法守住。
與其這樣,還不如主動放棄。
不過,他們在撤離之前,便將城池全部破壞,并且將水源投毒和尸體進行污染,毀了也不留給明軍。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無名中文;http://www.pettt.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