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三岔河上的明軍水師掌握自己的行蹤,建虜十路大軍都沒有靠近河岸行動,都至少與河岸相隔幾里之外。

        三岔河已經處于滿清的腹地,所以建虜對這里還是比較熟悉的。

        正黃旗固山額真譚泰馬不停蹄的直奔分配給自己的過河地點,在下午的時候便到了三岔河下段的那片區(qū)域,現(xiàn)在只要向河岸方向靠近就可以了。

        幾里的距離,半個時辰不要就到了。

        看著寬闊的河面上非常寧靜,沒有一艘船,譚泰的心情大好,欣喜的道:“事不宜遲,趕快行動?!?br>
        “快,快,把小船和木板都運過來?!?br>
        建虜將官不顧士兵的疲憊,連忙催促,要趁明軍水師還沒有出現(xiàn)加快行動,時間非常珍貴,沒有過河,就不能有絲毫松懈。

        那些運輸小船和厚木板的人最是辛苦,但他們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把這些材料全部運到河岸邊,準備搭建浮橋。

        “嘿呦嘿呦……”一艘艘小船被氣喘吁吁的抬到河岸邊,然后被推入河中,每艘船都用一根粗繩系著,以防漂走。

        忙碌了一陣子之后,一個建虜士兵不經意的看向左側遠處的一段河岸,仔細的端瞧了一會兒之后,有些狐疑的道:“那里是不是有一艘船啊?!?br>
        “哪里有船?”旁邊幾個聽到這個聲音的同伴連忙追問道。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