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勇衛(wèi)營的火槍手和空中的熱氣球聯合壓制建虜守軍,而建虜守軍則不管不顧,拼命用火槍和弓箭阻擊護城河上搭橋的明軍和漢軍。

        雙方你來我往,皆有損傷,但顯然建虜的傷亡要大得多。

        因為搭建浮橋根本不需要太多的人一起行動,而勇衛(wèi)營密集的火力,簡直無孔不入,只要他們的身體不小心暴露出來,就有可能被擊中。

        還有天上的熱氣球,空軍歷來都是威脅非常大的兵種。

        十只熱氣球已經全部匯聚到天佑門這里了,不過沒有一起攻擊,而是以三只、三只、四只各為一個波次,這是為了保持空中打擊能夠一直持續(xù)下去。

        因為每只熱氣球攜帶的重量有限,扔完了就要飛回營地去補充,若是都一起回去了,那對下方建虜的威懾就減弱了。

        正因如此,在進行阻擊的那段城垣上,建虜守軍不敢聚集太多的兵力。

        可少了熱氣球的阻擊,從德盛門和懷遠門兩個方向趕來的兵力越來越多,但他們都被要求先不要直接到甕城城垣上,而是先在天佑門周圍待命。

        一旦前方傷亡太大,需要補充時,用令旗召喚,便派出一批人前去支援。

        雙方都在斗智斗勇,各施手段。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