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時分,幾道煙花如流星一般在天空劃過,七個建虜探子好像猿猴一般在林間飛奔,相互之間都隔著十丈開外。

        突然,嗖嗖幾聲,幾支弩箭從幾個方向飛射而至,其中一支直接插入最前面那探子的后背。

        隨著悶哼一聲,那建虜探子在慣性的作用下,仿佛炮彈一般被甩了出去。

        他撞在一棵樹上,又反彈回來,在地上滾了兩圈后一動不動,眼睛瞪得大大的。

        另一支箭插在了另一個建虜探子的右臂上,慣性和疼痛將他直接掀翻。

        他低吼一聲,迅速爬起,換了一個方向繼續(xù)飛奔,不敢有絲毫停歇。

        其余幾支箭都射失了,剩下的幾個建虜立即避開箭矢射來的方向,加速狂奔。

        他們并非建虜中的泛泛之輩,有的甚至是最精銳的巴牙喇,但面對襲擊,第一時間往往不是反擊,而是迅速逃離。

        上十個埋伏的身影迅速閃現(xiàn)出來,各自選擇一個目標(biāo)迅速追去,正是明軍的錦衣衛(wèi)探子。

        為首的旗總立即通過對講機(jī)呼叫:“西北十點鐘方向請求支援……”

        “收到……”

        “砰砰砰……”火槍的聲音在林間不時的響起,被擊中的建虜發(fā)出痛苦的慘叫。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