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近三萬大軍突然出現(xiàn)在背后,一下子打亂了多爾袞的計劃。
若是一開始有這樣一支明軍出現(xiàn),多爾袞很可能會聚集兵力先將這個潛在的大威脅給消除掉。
可是現(xiàn)在,即便他有心,也很無力,因為建虜陣地在幾個方向同時遭到十幾萬明軍的威脅,根本是分身乏術(shù)。
多爾袞無奈,隨即又調(diào)來多羅貝勒博洛,博洛是饒余郡王阿巴泰的兒子。
阿巴泰在上次征明大軍中任副將,僅將于阿濟格,但大軍慘敗,他在逃回途中,因為偷豬而落入錦衣衛(wèi)之手,最終被押往京師凌遲處死。
他這樣應(yīng)該也可以算是為大清戰(zhàn)死,但是多爾袞以他偷豬有辱大清皇家顏面為由,不但沒有為其表功,反而剝奪了他的爵位。
不過,多爾袞倒也沒有因此而遷怒他的幾個兒子,這次博洛還被多爾袞重用。
多爾袞的原本目的是想通過此舉寬恕阿巴泰一脈,從而為阿濟格的解禁和啟用鋪路。
只是沒想到時局變化太快,快得多爾袞都有些反應(yīng)不過來,所以他已經(jīng)顧及不到盛京的人和事了,只能著眼于當下。
博洛也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建立了不少功勛,所以多爾袞才在此刻予以重任。
其實按輩分,博洛還要稱多爾袞為叔叔,不過他也只比這個叔叔小一歲。
在接到多爾袞的命令后,博洛并沒有多興奮,反而很是凝重。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