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對多爾袞不再敬畏的時候,自然就將自己眼下的種種遭遇歸結到多爾袞的頭上,從而憤怒、怨恨,恨不得多爾袞和自己一起陪葬。
多爾袞沒有被憤怒沖昏頭腦,所以沒再直接刺激這些已經(jīng)在造反邊緣的士兵,而是連忙勸慰道:
“本王正是想為大清留下一些種子,以圖東山再起,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br>
“總有一天,你們會理解本王的苦衷。本王會吸取這次的教訓,必然會讓我大清再次強大?!?br>
“不是本王不想帶上各位,而是船上已經(jīng)沒有空余位置?!?br>
“本王希望能夠再次率領你們征戰(zhàn)四方,也需要更多忠誠的大清勇士,可你們若連眼下的一條河都沒有信心去征服,如何讓我大清在此困境下東山再起?”
“先汗起兵時,面臨的困難比我們現(xiàn)在嚴重得多,只要我大清上下同心協(xié)力,一定可以再現(xiàn)我大清的輝煌。”
“諸位,不要為一時失利而心生怨恨和絕望,只有戰(zhàn)勝苦難才能成為真正的勇士?!?br>
“本王在河對岸等著我大清的勇士,再度歸來?!?br>
說罷,他立即對旁邊的甲喇章京下令道:“走,快走……”
因為他感覺自己剛才的那番話和自己的命令對一些失去希望的士兵而言,可能已經(jīng)不管用了,再呆下去,隨時都有危險。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