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九州軍怎么會有燧發(fā)槍呢?這自然是大明提供的。

        在沈浪來倭國之前,黃蜚就給了鍋島家兩千支,沈浪來時,又帶來了五千支,然后又分給了鍋島家一千支,細(xì)川家兩千支,島津家和黑田家各一千支。

        這種連膛線都沒有,用的還是球形彈丸的燧發(fā)槍,對大明來說,早已經(jīng)是淘汰的貨色,可是對于倭國來說,絕對比他們稱之為鐵炮的火繩槍要優(yōu)良得多。

        得到這種強(qiáng)大火器的各家,哪一個不對沈浪感恩戴德。

        這種火槍的使用方式與倭國的鐵炮相差不大,簡單的教下他們,并練習(xí)一番就可以熟練的使用了。

        這也是九州軍獲得燧發(fā)槍后第一次在戰(zhàn)場上使用,在探照燈明亮光芒的照耀下,三段擊的齊射效果很有殺傷力。

        而且對手連路都看不見,方向也分不清,簡直就是活靶子。

        在火槍陣形旁邊,還穿插著弓箭手陣形。

        隨著嗖嗖嗖的一陣聲響,拋射出的箭矢如雨點(diǎn)般落下,又射倒一片,不少箭矢還扎在了那些摔倒的幕府軍士兵身上,完美的補(bǔ)充了火槍射擊不到的位置。

        “主公,主公,你在哪里?”一個家臣雖然看不見,但還是大聲叫著松平忠弘。

        而此時的松平忠弘,依然趴在地上,痛得滿頭大汗,因?yàn)樵诙潭痰臅r間內(nèi),他不知道自己被踩了幾腳。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