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他們進行聯(lián)姻的,是原封地在山西的晉王,王思誠的大哥迎娶了晉王的長女,二姐則嫁給了晉王的庶子。

        有了這層關系,雙方在這幾年中陸續(xù)進行了各方面的合作,利益捆綁得越來越深厚,雙方各取所需,王家的地位在京師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不同于一般的豪商。

        但是,這幾年迅猛崛起的申家卻沒有趕上趟,畢竟申家的底蘊還是太薄了,很多人認為申家的成功就是靠投機取巧,不大被那些傳承悠久的世家和老牌豪商看得上,這當中自然有不少是因為嫉妒心所致。

        除了這一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當初申萬林公然支持“崇禎新政”,贊同削藩也得罪了這些皇族。

        那些藩王的數(shù)量畢竟有限,但是京師的世家豪商卻有不少,在有多種選擇的情況下,他們自然會盡量的避開申家。

        這只能說,凡事有得必有失吧,很難做到十全十美,如果再讓申萬林重新選擇一次,他依然會這么做的。

        因為如果不這么做,申家依然還只是那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申家,在這偌大的京師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很難引起上層圈子的注意。

        那些藩王都看不見申家,又何談選擇。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申家在地位上不如王家這種與皇族聯(lián)姻的家族,但是其影響力同樣不容小覷。

        因為當初支持朝廷的政令,也得到了朝廷和官府的一些青睞,現(xiàn)在申家涉及的幾個大工程,還是由朝廷撥款動工的。

        其中就包括這京津鐵路,還有京沈鐵路,申家可是直接占了一些股份的,還能夠參與一定的運營工作,這可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求的。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