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集矛桿掩蓋的下方也不平靜,一個個貓著身子的雙方士兵握著刀劍快速的向?qū)γ鏇_去。

        如果遇到對方士兵擋路,便立即沖上去廝殺成一團,待擊殺對方后,他們便毫不猶豫的向?qū)γ鏇_過去,然后一刀斬向?qū)γ骈L矛兵的雙腿。

        而那些長矛兵,即便是看到長矛下面有人向自己沖來,他們也無法作出應(yīng)對,更沒辦法躲避。

        腿被斬斷的長矛兵發(fā)出凄厲的慘叫聲倒下,而其他人則依然只能全神貫注的盯著對面,因為他們最大的敵人依然是對面的長矛兵。

        終于,雙方的長矛兵慢慢的靠近到了攻擊距離內(nèi)。

        “啊……”不知是誰先咆哮一聲,成百上千根長矛瘋狂的抽送起來,將矛尖插入對面敵人的胸膛、脖頸、眼眶,拔出后,再刺向下一人。

        一個個身上噴出鮮血的士兵慘叫著倒下,場面異常血腥。

        矛桿下方的戰(zhàn)斗也沒有停止,而且更加艱苦。

        在被稱為“歐洲近代戰(zhàn)爭之父”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的軍事改革下,各國都大幅提升了火槍兵的比例,但基本上還是保留了三分之一左右的長矛兵。

        而這些長矛兵在布陣時,一般會排成三到六列縱深。

        所以,在第一排長矛兵被刺倒后,在后排的長矛兵要毫不畏懼的及時補上去,以免讓己方陣線留下破綻,從而被對方抓住機會集中攻擊。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