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要在槍口處裝上合格的刺刀,就不是他們現(xiàn)在的工藝能夠做到的,至少是很難量產(chǎn)。

        畢竟不僅僅是將刺刀套上去,而是要保證不能影響火槍的正常射擊,重裝和卸下方便的同時,還能夠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保持非常牢固。

        這沒有幾十年,甚至半個世紀的慢慢改變和發(fā)展,根本下不來。

        就算勇衛(wèi)營將樣品擺在他們目前,他們也無法仿制,因為工藝水平達不到,無法量產(chǎn)。

        所以,看到裝上刺刀的燧發(fā)槍,弗雷德里克三世更是欣喜不已。

        為什么各國的軍隊中都要保持一支相當數(shù)量的長矛兵?就連火槍兵配備在全歐羅巴洲排第一的瑞典軍隊,也有近三分之一的長矛兵。

        那是因為長矛兵有著火槍兵根本無法替代的作用,在敵人沖到近前時,火槍兵手中的火槍就基本失去了作用,只能躲到后面依賴長矛兵抵抗。

        而如果火槍上裝配了這樣一柄刺刀,那就完全不一樣了,火槍瞬間變就成了一柄短矛,火槍兵也能夠繼續(xù)戰(zhàn)斗了。

        相比于弗雷德里克三世,身為沙場老將的曼斯菲爾德就更加火熱了,他知道,如果自己的軍隊換裝成這樣的火槍,實力肯定能夠得到不小的提升。

        所以,他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尊貴的東方使者,你們能夠給我們提供多少支燧發(fā)槍呢?”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