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神圣羅馬帝國北部的近四萬精銳被消滅,雖然是在意料之中,但當消息真正的傳到斯德哥爾摩時,還是讓整個瑞典王國上下一片悲痛。
可悲痛之后,就是無盡的絕望,因為瑞典王國已經(jīng)拿不出多少力量去對抗強大的明軍了。
而明軍也不會給瑞典人多少準備的時間,立即分成兩路對瑞典王國發(fā)起進攻。
一路從丹麥王國的斯科尼亞這條陸路攻入瑞典王國本土,另一路則從海上進逼其都城斯德哥爾摩。
斯德哥爾摩就在波羅的海北岸,直接處在大明艦隊炮火的威脅之下。
不待明軍真正的發(fā)起進攻,瑞典人自己就已經(jīng)承受不住了,因為他們沒有任何信心能夠抵擋住明軍的海陸兩路夾擊。
于是,在劉光遠的老熟人薩爾維烏斯的率領(lǐng)下,正式向明軍遞交了乞降書,宣告瑞典王國直接投降。
明軍立即在斯德哥爾摩登陸,掌控其王室及樞密院等重要行政機構(gòu),先控制了瑞典王國的權(quán)柄。
接著,便接管瑞典王國在波羅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以及其境內(nèi)的戰(zhàn)略要地,以便快速控制這個北歐強國,讓他們無法輕易的反抗大明的統(tǒng)治。
接下來,明軍還會逐步解散瑞典王國的軍隊,并收繳兵器,并接管他們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其他領(lǐng)地。
可是,還沒等明軍完成這些布局,在波羅的海另一頭的神圣羅馬帝國卻傳來了重要的消息。
“投降?主動投降?”收到這樣的消息,沈浪多少有一點意外,但稍微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