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中文 > 穿越小說 > 織明 >
        第二日清晨,宣大諸將集于中軍大帳集議,眾將對前往救獲鹿之危難,并無意義,畢竟清軍才不到五千的樣子,就算清軍有萬余人,又如何?

        雖然王樸率三千余大同精兵,馳援山西,可余下的仍在一萬兩千人馬以上,且都是百戰(zhàn)精銳,如今也是士氣正盛之時。

        若是,真的遇到奴賊萬余,雖不敢保證戰(zhàn)之必勝,但與之相抗,與之相戰(zhàn),卻未必會落敗。

        最后議定,由宣鎮(zhèn)游擊張誠部近千精騎,在魏知策引導下,為前軍。

        盧象升督標營,合張巖部、姜名武部為中軍,楊國柱部為中部,虎大威部為后軍。

        …………

        魏知策昨夜便宿在張誠的營中,有關獲鹿清軍的情況,張誠是問的事無巨細,一個愛問,一個呢,有愛講,兩人直談至深夜。

        清軍在獲鹿縣內(nèi),共約有兵力七千人上下,他們自第一日攻城開始后,便選出兩千虜騎,分成數(shù)路,在獲鹿縣內(nèi)劫掠,甚至遠掠到井陘。

        余下近五千的虜騎,四面圍住獲鹿,一連攻擊五日,幾番激戰(zhàn),終未能破城,這是清軍惱羞成怒,不斷派出哨騎,將周邊各隊清軍調(diào)回,誓要襲破獲鹿。

        依魏知策所言,城中炮矢殆盡,人力不濟,軍器不齊,若無外援,少則三日,多也就五日間,獲鹿必被奴賊攻破。

        正因于此,才命魏知策等勇士,突圍而出,前來真定乞援,怎知,卻是這般結果,魏知策每每言及此處,都是一臉悲憤,眼中滿是淚水。

        原來,此時任井徑兵備道提督兼山西僉事的李九華,原本應駐在獲鹿,可自清軍入寇時起,朝廷便悉令畿南各地軍馬,立即馳援京師勤王。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