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這個時期的邊鎮(zhèn),克扣軍餉嚴重,管理也混亂,常有逃兵跑至周邊荒山野嶺,為非作歹,他們糾結(jié)地方青皮、惡棍,再裹挾一些失地百姓,便是為禍一方的山匪。
何世輝猜測,這四股匪賊,應是把主攻方向選在著官道東面了。
畢竟從北面進攻官道,表面上看攻擊面寬大,易于進攻,不利防守,但是官道要高出北面荒野好多,形成了一個很大坡度的斜坡,何世輝等據(jù)守官道,自上而下,占盡地利。
而如果山匪從官道東面進攻,就沒有這么多說道了,官道之上也很寬廣,且還比較平坦,排兵布陣,綽綽有余,還利于他們馬匪沖陣,雖有大車支起的簡易屏障,但是在山匪們看來,那不算什么。
何世輝全神注視著對面,在心中暗暗估算,馬匪八十二騎,步匪三百七十余,其中看裝束,應有約近百人,看去頗為強悍。
這一百八十多的馬匪與步匪,應該就是這伙山匪里的骨干與精華,類似于明軍中各將麾下家丁一類的存在,若是有效擊潰他們,那這些余匪,自然就會潰散。
匪賊匯集,除去那些個馬步骨干外,余者各匪各種雜樣兵器,長矛,棍棒,短刀,短斧,鐵尺都有,甚至鍬鎬釘耙都上了。
他們在官道上喧囂叫鬧著,不時爆出陣陣狂笑,一邊沖何世輝這里指指點點,眼神中滿是殘忍與無情,充滿兇戾之色。
他們在何世輝布置的車陣屏障約二百步外,停了下來,開始凌亂的整理著隊形。
…………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