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二年,正月初十日,天晴,萬里無云。
北京紫禁城,乾清宮東暖閣內,楊嗣昌恭恭敬敬地趴在地上。
每次看見楊嗣昌,崇禎皇帝都很安心,他柔聲道:“愛卿起身吧。”
楊嗣昌又叩了頭,這才站起身來,就聽崇禎語氣有些冰冷的問道:“高起潛,還沒有消息嗎?”
聽到崇禎的問話,楊嗣昌身軀一顫。
現如今,京師滿城皆是傳言,宣大軍巨鹿血戰(zhàn)韃虜,盧象升更是奮勇拼殺,為國捐軀,可高起潛卻擁兵不救,坐望宣大軍潰敗。
而且,更因臨陣畏怯,丟下關寧大軍,獨自潛逃,才致使關寧軍無主帥坐鎮(zhèn),為韃虜擊敗潰散。
隨著崇禎皇帝在楊嗣昌的勸說下,關寧各鎮(zhèn)總兵紛紛現身保定后,這股留言便越加盛傳起來。
其實,不難想象,關寧各總兵也都是猴精猴精,他們見高起潛這許多時日,仍未現身,便猜他定是兇多吉少,自然便把一切罪責,都一股腦推在他的身上。
與原本的歷史不同,此次巨鹿之戰(zhàn),楊嗣昌不可能再將責任都推到盧象升一人頭上,如今,盧象升英勇奮戰(zhàn),為國捐軀,已是事實。
楊國柱、虎大威、張誠等親歷之人,皆可為證,更有前閣老孫承宗、總督孫傳庭、真定巡撫、保定巡撫、軍前贊畫楊廷麟等人親證盧象升戰(zhàn)亡。
連宣大總督陳新甲都為盧象升請恤,當然,他這是表面文章,目的是收聚宣大軍將之心。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