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大軍便到了窩謀罕城。
由于營養(yǎng)不良的緣故,這時代的士兵幾乎都有夜盲癥。不像兀魯圖斯部,因兀魯圖斯會讓人收集松針水,給士兵們普遍服用,從而將夜盲癥的患病率降到了最低。
所以蒲鮮萬奴的軍隊,在夜晚是不能行軍的。
不過窩謀罕城與特鄰城也就一兩個時辰的距離。這還是走山道的原因,否則的話,直接以直線距離,連一個時辰都用不了。
就在蒲鮮萬奴想著明日趕去特鄰城支援的時候,后半夜,特鄰城外。
今晚天氣不錯,是個月圓之夜。輕柔的月光灑下來,將山川河流的輪廓映照得若影若現(xiàn)。燈火通明的東蒙古軍營內(nèi),大多數(shù)士兵已經(jīng)安歇。
但是中軍大帳內(nèi),卻突然熱鬧了起來。卻是等待已久的工匠和火器,終于到了。
只見一架木頭車被擺在中軍大帳里,一顆顆黑不溜秋的圓球被擺在木頭車上。根據(jù)工匠的介紹,這是被大王命名為‘炸彈’的東西。有填充了火油的簡易版燃燒彈,還有炸開后蹦出很多瓷片和貼片的開花彈,更有燃燒后會放出一陣毒氣的毒氣彈。
“這些炸彈我等是知曉了,可是如何將它們送上城頭?”,咼不阿疑聲道。以這種成年人手掌大小的炸彈,光靠人力用手扔,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基本上都夠不著城墻,便會被敵人的箭雨給射死在城下。哪怕有機會靠近城墻,也根本扔不上城頭。如此,爆炸得再響也威力有限了。
“呵呵,自然是用東西扔上去的!”,工匠哈卜拉笑呵呵的回道。作為火器坊的主事,他其實是不用特意跟著來的。但這次火器坊出產(chǎn)的商品并沒有經(jīng)過戰(zhàn)場的檢驗,所以他還是強烈要求親自運送火器,以便拿到第一手實戰(zhàn)觀察資料。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