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江韞玉因撞了皇貴妃的名諱,后更名為江印月,說也巧,那地方官員正是季聿脩五歲參加殿試時的獲得一甲一名的狀元郎杜正倫。

        此女之所以會白紗蒙面示人,只因其容貌生的確與顧瀾玉有幾分神似,季聿脩怕與她一起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故每次與該女子約會時,皆令其以薄紗覆面,不料此舉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搞得更加麻煩了。

        季聿脩說完,大氣也不敢出。

        見武帝仍然心存疑慮,季聿脩不得不把那江印月帶進宮面圣,讓武帝親眼見見這女子究竟像不像顧瀾玉。

        事實勝于雄辯,江印月的確很有顧瀾玉年輕時那股子刁鉆古怪的勁兒,與顧瀾玉有幾分神似,眉眼說像不像,挺微妙的,總體上看去,又一點兒也不像,簡直差顧瀾玉遠(yuǎn)了去了。

        武帝一時語塞,那些人怎地會拿這等商賈女子與顧瀾玉相較呢。這么看,這事兒,十有八九是被有心之人利用。

        武帝正在沉思。

        季聿脩見誤會解開了,索性開門見山,把話說死了。

        “皇貴妃縱使再貌美無雙世間難得,也只是是,且,僅是兒臣的母妃,母妃自幼教導(dǎo)兒臣忠孝之道,一字一句,言猶在耳,兒臣時時刻刻銘記于心,實踐于行,從始至終,母妃是母妃,兒臣是兒臣,母妃教養(yǎng)兒臣,兒臣感恩、敬仰母妃,兒臣何錯之有?兒臣一心一意孝順母妃,不敢有半分怠慢,兒臣何錯之有?那江印月,性子與母妃相似,兒臣不自覺感到親近,與之相識相處的過程,兒臣處處克己守禮,不曾逾越絲毫,兒臣待外人尚且如此,何況對母妃?父皇切莫被謠言蒙蔽,辜負(fù)了母妃對父皇的一往情深,寒了母妃的心?!?br>
        一通話情真意切,說得懷疑顧瀾玉與季聿脩私通的武帝無地自容,恨不能狠狠扇自己一巴掌給季聿脩賠罪。

        以上,是季聿脩的官話,措詞得當(dāng),表意委婉卻鏗鏘有力。但私底下的季聿脩可不是這么說的。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