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檢查靶子,畢懋康親自動手。越看越是心驚,手都是抖的。
“這是神兵??!有此利器,何懼東虜?”
試槍并沒有到此為止。
一百五十米、兩百米、兩百五十米……
最遠距離,靶子竟然放到了四百米外。
隨著距離的增加,命中率直線下降。但所有人都看的出來,這是距離增加下瞄準不易造成的,并非是新槍精準度的問題。
四百米五槍命中一槍,這個效率已經足夠實戰(zhàn)了。
畢竟這個時代的火槍不是打精準射擊的,而是依靠數量進行覆蓋打擊的。
單獨一桿火槍命中率不行,但一百支呢、一千支呢?
都不需要仔細瞄準,光靠覆蓋就可以打擊四百米外的敵人,在這個時代就是無解的。
畢懋康老淚縱橫,再也忍耐不住。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