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鹽政,父皇我大明富庶如此,天下百姓億萬,一年只有不足百萬的鹽政,這怎么可能,就是前宋也沒有這般收益,這次都是被揚州等處鹽商吞沒了,兒臣聽聞他們生活奢侈糜爛,就是家仆也是身穿綾羅綢緞,相互攀比奢華,因此此番孩兒要想些法子讓他們吐出一些來,當然如果沒有好的法子,孩兒也不會發(fā)動,畢竟打草驚蛇徒勞無益,”
朱慈烺記得好像后世大清改制鹽政后有近千萬兩銀子的進項,徒增十倍。
想想后世清朝內(nèi)有流民暴亂,外有西方豪強欺凌,還能堅持那么久,鹽政、厘金稅等大幅度增收就是底氣。
這也是后世很多學者研究的結(jié)論,否則那個亂世下清朝是如何維持的。
“這倒也不無不可,”
崇禎點點頭,他想了想,反正最后推動此事,出臺的舉措他得點頭,沒什么大不了的。
朱慈烺松口氣,鹽政是相當大的一塊。
崇禎能點頭就好。
“孫傳庭入閣,朕允了,只是還得等一個機會,待得內(nèi)閣中謝升,魏照乘有人去職就可,”
崇禎還是想著他的承諾呢,四人都多。
朱慈烺眼神閃爍,機會嘛可以等,也可以創(chuàng)造嘛,等待那是太被動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