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黃冊的登記總在進行中,戶部中大量吏員雖然沒有一天停頓,卻是記錄的卻是幾年前或是十幾年前府縣呈上的戶籍所在,因此,總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
周延儒尷尬道。
朱慈烺沒有吃驚。
怎么說呢,這個時代落后的交通條件,笨拙的政務機制,讓統(tǒng)計全國人口數字非常的困難。
大明即使不斷的登記這些信息,卻是依舊無法對大明的人口有個大略的估計。
一個是一千多個縣的登記是何等龐大的工程,從遙遠的西部和南部縣治上傳,到了京城就需要數月時間,而等到這個縣治登記在冊怕還有一兩年時間,全部縣治完成,幾年,甚至十年過去了,數字已經發(fā)生重大變化,再就是很多庶民為了逃避賦稅和徭役投獻在士人門下,或是干脆成了黑戶的佃農。
這樣的人根本沒法統(tǒng)計,估摸舉國也有幾千萬。
所以大明對國民沒有一個基本的評估數量。
“總有一個大略的估計吧,”
朱慈烺不放過。
‘我朝人丁在洪武年間就過了五六千萬,如今過億是有的,至于多少,老臣也是不知,’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