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大人,這個番麥沒有番薯產(chǎn)量大,但是,收獲后好運送,保管,可以完全當做主食,而番薯運送中碰壞了外皮,就不易保存了,而且番薯吃多了肚子酸脹,頗為難忍,而番麥則沒有,”
“諸卿,這個番麥雖然產(chǎn)量少,卻是同樣抗旱,而且利于運送、存儲,而且就是江南和湖廣四川等地雨水多些,但是還有不少坡子地,這個地界上以往只能勉強種植黍米,但是現(xiàn)下卻是可種植這些番麥,利于我朝收取賦稅,”
朱慈烺解說道。
番薯很好,能讓百姓吃飽。
但是對于大明來說有些麻煩。
大明的田賦大部分都是交上糧食實物。
而番薯這個物件真不易運送保存,即使放入地窖,也最多多半年的事兒,否則時間長了就枯萎辛辣了。
雖然可以制成粉條等等,但卻不能當做主食了。
番麥卻是沒這個問題。
“哦,這么說來,倒是對朝廷收取賦稅大有裨益,對于減少損耗很有好處,”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