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武選司就是核實各地軍將功業(yè),獎懲軍將關鍵所在。
昔日劉澤清戰(zhàn)功寥寥,貪墨不斷,鯨吞糧餉眾多,卻是一再被擢拔為總兵官,當朝閣臣和兵部武選司都是被此人賄賂了。
這么說吧,大明大多數(shù)的武將都會勾連武選司。
這是個肥的流油的衙門口。
朱慈烺今日就是堵住這個漏洞。
看誰還敢不要命的貪墨。
提名一省的總兵、副將、參將人選,如果日后這些貨色證明是個酒囊飯袋,只會貪墨,不會操兵,一戰(zhàn)而潰,那么提名他的職方司和兵部都會被追責,力主提拔的官員哪怕致仕返家也躲不了。
陳新甲等人臉色蒼白,這一手太狠了。
也抓住了兵部的積弊所在。
“當然了,諸卿為國舉賢,盡力辦差,就不用擔心這些,哪怕任用的人有些差池,證明相互間沒有勾連,也就沒有大的錯處?!?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