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嘛,咱們大明是不改不行,不改便要亡國滅種了,就說別的吧,這一回溫榆河之戰(zhàn)之所以能勝,全賴本王上次在山西抓漢奸時所得的數(shù)千萬兩銀子支撐,如若不是這幾千萬兩銀子在支撐軍費,怕是戰(zhàn)陣之上,根本沒有足夠多的銃炮藥子,盔甲器械,更沒有銀子督促著將士們跟韃子拼命!”
“可是眼下,這抓漢奸所得的數(shù)千萬兩銀子,已經(jīng)其他花費怠盡了,而如果日后,沒了這么多錢糧,以咱們大明每年不過兩千萬兩的歲入,甭說是打仗了,就是維持住現(xiàn)有之軍隊,都有些捉襟見肘,所以,這推行官紳一體納糧一事,是勢在必行的!”
朱慈烜說著,又朝德王朱由櫟看了眼。
“而這事情,就需要德王叔配合了,您老手下的田地,要作個表率,要率先的,實施一體納糧!”
“慈烜放心好了,本王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孫,不能夠坐視著咱們大明朝亡了!”
朱由櫟拍著胸脯說著,他是死過一回的人了,當然明白,自己這種藩王是與國同休的,大明沒了,他的好日子便也沒了,所以,顯得是十分識實務,而王公弼此君是個忠臣,何況他本身就不是大地主,所以對這項國策,也沒有什么抵觸,再者聽朱慈烜這么一說。
王公弼也明白,改制是勢在必行的了,只見到他拍著胸脯道。
“殿下,如若是要官紳一體納糧,山東上下,殿下可以轉告圣上,臣就是死,也一定會把這項國策給推行下去!”
說罷,王公弼又陷入了猶豫之中,他朝朱慈烜小心翼翼的看了眼。
“不過,在山東若要推行此項國策的話,必須得獲得四人的支持才成!”
“誰?”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