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朱慈烜也沒打算拿這招當主要手段——大明朝有石油那純屬是僥幸而已!

        除了延安府那邊,那口打漢朝時就一直流著的小油井外,其他的地方,縱使朱慈烜知道那地底下有油井,以他現(xiàn)在的能耐,他也開采不了?。?br>
        而這口延安府的小油井的產(chǎn)量,那不得不說是忒少了!

        滿清光緒年間,官府開廠后每日才產(chǎn)二十來斤罷了,眼下的產(chǎn)量那就更低了,低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一天產(chǎn)量只有七八斤而已。

        一年下來,產(chǎn)量不超過兩噸。

        這樣的產(chǎn)量,特喵的朱慈烜還真不如派人去種橡膠樹,或是從海外買——一船就能夠運幾十噸,上百噸啊,干嘛還守著這個破油井?

        眼下他之所以要合成橡膠,純屬是對付一下燃眉之急。

        成功的制作出來一臺合格的蒸汽機,看看是否有什么不妥之處,如果合適,就即刻開始量產(chǎn),能不能是一回事,先生產(chǎn)出來,反正朱慈烜制作的蒸汽機完全就是工業(yè)革命初期的成熟型號。

        回頭待到南美那邊的橡膠到了,解決了氣密性的問題后。

        便可以大量的推行使用了!

        石油工業(yè)的污染,自不用多說,尤其是朱慈烜眼下的技術(shù)手段,就跟后世某些非洲尼哥們土法提煉汽油一樣,完全就是土法操作,既危險不說,還特喵的讓人直咳嗽。

        這不是,這么不大會功夫,朱慈烜也不知道是吸進肺里多少有毒氣體,不過好在,工夫不復有心人,在獲得了一小部分汽油,柴油等其他物品后,朱慈烜總體是制作出來一小團的。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