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心里那個羨慕嫉妒恨啊,甚至還有無比的震驚,他早在近衛(wèi)軍中聽到傳言,說陛下將來要實行宗周式的大封建,以便將華夏版圖擴張到極致,只是一直沒有一個具體造作細則,尤其是北方草原……

        對于朱大昏君來說,舊大陸的擴張的確沒有想好如何操作,但他知道采用傳統(tǒng)的大一統(tǒng)流官統(tǒng)治一定是會失敗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而他前幾日在牛冠的來信中,卻知道該如何操作了,因為牛冠已經幫他分析透徹了……蒙古草原本來就沒有多少人口,200萬是極致了,而根據(jù)牛冠的計劃,這些人口將會統(tǒng)一組織成為10到15個萬戶。

        等待時機一旦成熟,將會一草原行國的形勢,一邊向西方擴張,一邊將他們全部遷移出去……

        這的確是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呵呵,長壽問到關鍵了,不過你將來的前程不會在漠北、漠南、西域北地,而是在印度,那里才是富得流油的好地方啊,只是現(xiàn)在統(tǒng)治那里的臥莫爾王朝又如日中天……所以朕才要好好歷練下你,以及我朱氏有潛力的宗子……”

        朱聿鍵大喜,作為大明的宗室,可太知道外面的世界了(不知道不行啊,整天被關在王府里除了跟妃子們牽手,也就研究一下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其中就有海商及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奸商帶來的各種奇珍異玩和書籍。)

        而印度,那個傳說中的佛源之地,又有慘無人道的種姓制度,統(tǒng)治者那里的賤民,自己將來進去,不就是偉大的解放者嘛?

        唔,這個旗號可以打,但是廢除種姓制度那是不可能的,否則自己帶去的宗室、漢人還怎么騎在那些印度賤民的頭上作威作福?

        額,退一萬步講,就算自己真的去解救沒種的印度賤民,恐怕那些賤民也不答應啊……大明對于印度種姓制度頗有研究的人可是一大把呢。

        就在朱聿鍵陷入沉思的時候,朱大昏君仿佛自嘲一般苦笑道: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