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夏宮,一餐皇室家宴,已經(jīng)到了酒足飯飽的時候。
他是在和任常山談宗教事務(wù)的第三日,才決定弄這樣一場宮宴的,目的當然不是單純的,因為他請來的不是奸佞就是奸商,基本上大明最具邪惡的大人物們,都被聚集了起來......
今天被他請來家宴的不僅有跟他南下幾十個宗室親王、郡王,他的妃子和幾十位貴婦,三十多個皇親——不是貴族就是奸商,另外還有兩個特殊的人物,鄭芝龍的兩個兄弟——鄭芝虎和鄭芝豹。
他們剛從南洋回來,所以今天就被他們的兄長鄭芝龍給拉到了皇家宮廷宴會上,打算給天子一個驚喜——陛下就喜歡這個了;而且借此希望天子也可以重用自家的兄弟。
從朱大昏君執(zhí)政的開始,天下第一家的伙食就走起了簡樸和家常的路線(雖然他喜歡極奢窮欲,但是惜命啊);當然偶爾也會上一大桌子吃不了的山珍海味,通常就是三四盆炒得鮮嫩翠綠的蔬菜,再加上一小葷一大葷,一大碗鮮魚、肥羊或是老母雞熬出的鮮湯。
相對皇家而言,這樣的伙食一點都不奢侈,但是每一個小菜都是用了心思烹制的,倒也美味精細。
雖然朱大昏君掌權(quán)后,雖然家里的條件好了不少,但是日子還是要精打細算的過啊——好不要臉的借口啊。
所以今天擺在夏宮二樓里面的一桌酒菜,還是尋常家宴的風(fēng)格。因為請得人多,所以又多加了幾個菜,不過對于財大氣粗的他來說不算什么。
其中就有據(jù)說是鄭皇貴妃和喬貴妃親手烹制的炸薯條配辣椒炸雞仔炸成金黃色的薯條外脆里糯,伴了干辣椒末(這個時代四川人和湖南人還不吃辣椒,不過江南人、浙江人和胡建人卻能少量吃到一些辣子)的炸雞塊更是讓朱大昏君吃到了一點家鄉(xiāng)的味道,不過辣味還是不大夠,辣得不帶勁啊!
“這個黃色的條條不錯啊,這是什么?”胖得已經(jīng)不像話的老國丈周奎也喜歡薯條,連吃了好十好幾根,又喝了一口涼茶,還覺得不過癮,但又不好意思把一大盆都包圓了,于是就打聽起來。
“國丈爺,這是炸薯條。”回答他的是鄭芝龍。
雖然是家宴,但還是要分男席、女席的。女席擺在夏宮餐廳靠窗戶的一側(cè),所以傳授“美食秘籍”的人物只能交給鄭芝龍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