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短短的十多年間一敗再敗,也因此讓理性派的大佬們如侯恂、錢謙益等人認識到了理學的短板,也因此組織門派學者開始研究和補齊理學。
如今的大明朝再也不是那個主體保守的“封建王朝”了,而是一個開放的、積極的、思辨的帝國,每個人……至少是學者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欲望。
而朱大昏君卻不想用什么“統(tǒng)一思想”的土鱉做法,讓他的帝國陷入一潭死水,因此如今也有一點“春秋百花爭鳴”的感覺了,各種思想進行著激烈的碰撞。
至于能碰撞出什么,朱大昏君并不干涉,他能做的就是通過新式大學、皇家財團去影響整個大明社會。
陳子龍在大致介紹開水壺計劃的成果后,朱大昏君決定改日去參觀,如果真的能如陳子龍所說那樣,他就打算把這個開水壺利用到皇室財團下屬的煤礦,起到示范引導的效果。
同時,只要能產(chǎn)生經(jīng)濟效應,那么這個開水壺就能夠得到大量的研發(fā)資金,進行進一步的發(fā)展完善。
要知道,這可是朱大昏君前前后后投資了數(shù)百萬資金的項目啊,怎么能不好好利用一番呢?
而且他已經(jīng)想好了,成立一個帝國大學下屬的“玄扈機公司”,讓陳子龍擔任第一任總經(jīng)理,由于這個公司最大的投資者是朱大昏君的皇室財團,因為皇室財團才是第一大股東,約占四成股份,帝國大學占三成,其他的則分給了陳子龍等公司骨干。
不過什么時候能達到瓦特機的水平,朱大昏君就不得而知了,因為歷史上可是用了好幾十年的時間啊。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無名中文;http://www.pettt.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