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替太祖血脈謝陛下寬厚仁愛,一定替陛下辦好此事”。
朱碩熿恭順地說道。
其實大昏君這是沒有辦法,再建書院(大學(xué)),要花一大筆銀子,這筆銀子,以大明現(xiàn)在的財政能力根本不能承擔(dān),只能這樣。
不過大昏君沒有想到的是,這近百做大書院,今后會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大學(xué),也是最具古老、最有文化底蘊的大學(xué)。
而且教的東西,大昏君也不會讓他們?nèi)恐粚W(xué)圣人之書,他還請一些大明著名科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等一大批人才,一起編寫新書院的教材。
這也是培養(yǎng)大昏君新的利益集團的辦法,他就是要用這種辦法,逐步擴大自己團體的實力,縮短舊勢力的范圍,這樣自己將來就可以大刀闊斧的改革大明了,而不是靠一個皇帝的大義去做對抗整個天下人的蠢事。
至于朱碩熿怎么去說服那些藩王、郡王,呵呵,前有福王榜樣,后有大昏君20000多羽林衛(wèi)、10000多明漢軍、5000多御馬監(jiān)將士,最后在加上朱碩熿一雙巧舌如簧的大嘴巴,他們只要不是蠢,自然會同意的。
不過此時朱碩熿心里已經(jīng)驚濤駭浪了,這位年輕的陛下,短短時間內(nèi),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徹底解決了宗室問題,而且還掌握了一支絕對可靠的精銳大軍(這是他在進京的路上聽說的,在京師這種傳聞被證實了)。
這天下不僅是自己這樣手無一兵的藩王郡王、甚至是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能對抗陛下的,是呀,這也是大昏君敢如此膽大妄為的原因,如果歷史上明末,那個藩王或者文官,再或者武官能力挽狂瀾,甚至像漢唐末那樣,當(dāng)?shù)蹏瓜碌臅r候,出現(xiàn)無數(shù)漢人豪強共逐中原的同時還能吊打北方蠻夷,那大昏君無論如何也不敢這么敢。
順便說句,他大昏君之所以留下東林君子們,就是想制衡那些小人的,親小人是沒有錯的,但是沒有了君子制衡,能力卻比君子大,那他大昏君也是很危險的。
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親小人,遠君子”。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無名中文;http://www.pettt.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