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宮內(nèi)眾人大松口氣的同時也在心里默默地盤算著自家在這個特別商市中的地位,畢竟這可是在“重農(nóng)抑商”的大明朝,而且看這樣子,陛下是想放手讓他們這群商賈來管理,只是不知道到時候大明文官們會怎么想?會不會阻撓呢?

        如果真的有這么一個完全商業(yè)化的商市,其實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方便的;因為這樣他們的商業(yè)活動就可以在相對公平的環(huán)境下進行了。

        大昏君知道當(dāng)下的大明正處于資本主義萌芽階段,至于為什么歷史上沒有跨過這個坎?主要是通古斯野豬皮的入侵,其次就是沒有一個或者若干個相對獨立完善的商業(yè)大都會,商人們除了投靠藩王、勛貴、士大夫基本是沒有出路的,而要投靠他們就要面臨無盡的壓榨,而這會讓商業(yè)成本無限加重。

        而根據(jù)前世的理論,傳統(tǒng)士大夫是地主老財,與商人資本家算是生死大敵。

        所以歷史上大明的資本主義萌芽才因此沒有突破那最后的一層薄膜!

        至于說讓他們收商稅,呵呵,那簡直不要太簡單了,自己人還不了解自己人?你的賬本怎么做的,怎么做花帳的,怎么偷稅的,大家都門兒清。

        其實這就是大昏君為啥要“包稅制”的原因,畢竟前世我韃清有句話叫什么來著“以夷制夷”嘛,套在這里也是可以的。

        只是當(dāng)年韃清面對的“夷”有點強大,而自己面對的這個“夷”,卻是個實實在在的肥豬,因為他們沒有刀把子!

        而自己有刀把子,到時候在商市郊外駐扎個2000大軍,你敢不交稅試試?

        另外這種“包稅制”,其實在歷史上也不是沒有,比如那個英倫白番的下議院,最初就是為了他們的朝廷收商稅而設(shè)立的,而效果嗎,自然是杠杠的。

        而這種制度在此時也算是最先進的商稅管理制度,同時也是大昏君不得已而為之,如果大明的文官們收稅的本事有前宋文官十分之一的水平,這大明江山都不用自己穿越來拯救,就可以吊打野豬皮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