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陛下雄作也,這紅磚乃是以前便有的,只是產(chǎn)量不高,又經(jīng)過陛下改造的大磚窯,現(xiàn)在一座這樣的磚窯一天可以產(chǎn)紅磚80000塊,就建在通州靠近通天河,諸位有空,老夫可以帶你們一觀……”

        “至于熟鐵棍便是在徐州通過運河運來的,哦,是跟燒制紅磚的煤粉一起運來的”,說著他就用手指了指通天河上的數(shù)十艘船只:

        “你們看,就是那些傳運來的,成本嘛,是極其便宜的,因為靠近水運…….”

        其實紅磚在古代是只有皇家才可以用的東西,不過,大昏君已經(jīng)昏聵到不要臉的程度了,自然也不會在意這些了;而且那個所謂的磚窯其實也不是什么金手指,而且非常簡單的東西。

        因為他前世在西北游玩的時候就見過這些磚窯,而且他還出于好奇,實地仔細觀看過…….高約五米,寬約十米,長約150米;墻體乃是用同樣的紅磚筑成的,下面每隔5米便有一個門洞,用來填裝和出磚用的。

        而在上面離墻邊一米的地方繞著一圈拳頭大小的小孔,他們的間隔是一米。用來澆灌細煤粉,時間是每隔十五分鐘…..這樣一磚窯的磚大概從土磚填裝完畢到燒制完成大概是2個半小時,出產(chǎn)紅磚20000塊,一天四班倒的話,差不多就是80000塊了。

        而且這種磚窯采用的是全年不滅火的方法,當然除了寒冷的冬季是要熄火的,因為冬季是不能燒磚的——主要是用粘土切的土磚在嚴寒時,會被凍住,不能曬干,如果放置在磚窯里燒制,會直接滲水而倒…….

        大昏君滿意地點著頭,還不時留意著眾人的表情;就在這時,他們走到了一堆灰色的細粉面前——水泥,旁邊還有一大堆細沙;其實大明原本也是有水泥的,只是質(zhì)量并沒有現(xiàn)在這種好而已。

        周奎指著這堆東西笑道:“此乃水泥,也是在通州燒制的,這些細沙便是在河道上用細鐵絲網(wǎng)篩出的”

        水泥當然也是大昏君改進的,也不是什么金手指,不過是大明原有的水泥工藝上改進了一點而已,產(chǎn)量也翻了十數(shù)倍…….

        眾人不住的點著頭,似懂非懂的樣子,寧陽侯陳光裕再次開口道:

        “國丈大人,這東西牢靠不?。俊?,周奎心道:“這銀子果然沒有白出啊……”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