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南秦公爵宮。
高達巍峨的宮殿在晨光的照耀下,顯得非常古典莊嚴;中央廣場上都是絡繹不絕的各色人等,有達官貴人,也有侍女侍從,另外還有彰顯皇室顯赫的赤底金龍旗以及天子大纛和皇家儀仗隊。
而今天作為東道主的秦公爵這會兒正在書房陪著皇帝朱猷堃說話,話題的中心自然是圍繞著“奉還版籍,廢藩置府”。
“老同學,覺得朝廷這次能不能順利推行改革方案?”朱猷堃似乎沒有什么皇帝的架子,就坐在書桌后面,用半開玩笑的語氣問著對方;而后者則是略加思索,才笑著說:
“其實容易,也不容易......”
“哦?怎么說?”朱猷堃聽他這么說,也來了興趣.......其實也沒有多大興趣,他名義上統(tǒng)治的這個帝國光本土就多大三千多萬平方公里,除了東部地區(qū)以及長江、珠江流域外,他壓根不關心別的地方,因為那些地方完全就是雞肋,是用東部納稅人的錢往里貼補,要是把這些錢放在軍事上,直接就能干翻那個自以為是的“老訴棍”了。
所謂的“老訴棍”是朱猷堃父子給遠在北漢洲的大漢帝國皇帝朱先晨起的外號,因為朱先晨大學學的就是法律和國際政治,畢業(yè)后不顧自己太子的體面隱姓埋名做了幾年律師,居然還給他做的有聲有色,成為了洛府(洛杉磯)的首席名嘴,所以在諸夏君王界也是大有名氣。
但是朱先晨父子也給朱猷堃父子起了外號——不知恥的老水手;朱猷堃不必說是海軍軍官科班出身,而且還在驅(qū)逐艦上實習過,后來還在崇禎號航母上作為一段時間的大副,再然后他的父皇朱先昭突然駕崩,他只好回家繼承皇位......而朱先昭也是正經(jīng)的海軍軍官科班出身.......
秦公爵笑道:“陛下,咱們大明實在太大了,足足三千多萬平方公里,出去漢地腹心之地外,廣袤的西部及北部都是人煙罕見之地?!彼D了頓繼續(xù)說:“如臣治下的Z南,如此廣袤的地盤才有人口不過七萬戶,臣祖上為了方便統(tǒng)治,還將他們分別安置在幾個城鎮(zhèn)或農(nóng)墾畜牧區(qū),這都七八代,還這么點人口,歸根到底還是受制于Z南地區(qū)的交通條件和資源......臣的家族直到爺爺那輩才開始有點錢,皆因為科技發(fā)展帶動了Z南地區(qū)的旅游業(yè),到了臣執(zhí)掌大權的時候,每年才能從旅游業(yè)賺個千萬左右?!?br>
說到這里他不好意思地尬笑了一下:“呵呵,當然,臣的父親在位的時候,還辦了秦氏產(chǎn)業(yè),在中原、江南都還有點產(chǎn)業(yè).......”
是的,朱猷堃早就知道,大明很多藩主在崇禎大帝時代就一直是虧本狀態(tài),直到崇禎大帝駕崩的一百后,才由帝國下院通過了一個叫《藩債法》的法案,將各個藩的債務免除——主要是通過金融機構發(fā)行的藩債;要不然上百個藩的債務和利息加起來起碼一千多億。
當然,藩債也不是完全免除,而是由大明朝廷負擔了本金部分,這對于當時財政非常寬裕的大明朝廷來說根本不算什么,反而進一步增進了大明朝廷和藩臣、藩地之間的聯(lián)系。
另一個方面,當時的財政大臣名叫鄭純,是泉國公鄭芝龍的四世孫,還是當時的世界首富兼泉國公鄭顧之弟,不僅是個科班出身的理財高手,而且還給大明朝廷有點過時的財政制度發(fā)起了重大的改革。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