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薛凌那次燒退之后,臉上就甚少笑容,仿佛是把薛弋寒的表情撕下來糊在了自己臉上。
她來了月事,身體又開始發(fā)育,男女有別這件事終于從書里跳到了她眼前。
她又驚又氣,心頭千絲萬縷又不得與薛弋寒說,唯拼了命的去找些書本來瞧,想知道自己是個什么東西。
這一讀,十來年的平安喜樂就被敲的稀碎。她讀到大家閨秀,又讀到小家碧玉。最后讀的整個人都分裂,日日靠著練武壓著那些黑暗心思。
但一看到薛璃,意就難平。她開始想,如果薛璃健康,她該是個嬌俏姑娘,像話本里一樣,被父兄捧在手上。轉(zhuǎn)而又恨自己懦弱。大丈夫當(dāng)攜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畢竟話本子里也說巾幗不遜須眉。
這種矛盾的情緒來來回回拉扯著薛凌,扯的她愈發(fā)陰郁。她很難與薛璃計較,仍是如往日一般哄著。那些恨憎不甘就默默傾倒在了薛弋寒身上。
束胸之后,薛凌再也穿不得單衣。為了遮掩,只得說要恪守禮制,重重疊疊。一件不落,把自己真正活成了少爺。除了魯文安,再也沒人叫她崽子。
等先帝駕崩之時,薛凌堪堪十四歲。尋常武將已遠(yuǎn)不是她對手,除了一張臉頗為清秀,看著稚嫩,其行事手段宛如薛弋寒倒了個模子。
胡族兵況,便是薛凌和魯文安一手探回。最終戰(zhàn)事未起。京城情況不明。薛弋寒原本無意帶著薛凌回去。西北幾百里皆是他薛家一手護(hù)下,薛凌在此遠(yuǎn)比京城安全。
臨行前薛凌卻道:“新帝登基,將軍再三拒旨不還,而今戰(zhàn)事未起,卻將自己兒子留在千里之外。莫不是有意讓人思量,我薛家有何不臣之心?若將軍前腳一走,這里后腳便有人來,遞了旨意賜我自盡,逼反西北。薛將軍以為如何?”
薛弋寒不是不懂人心難測,只是他與先帝君臣坦蕩,多年不曾這般算計。
此時被薛凌指出,好像是默認(rèn)了自己兒子想法。他不帶薛凌,若新帝疑心重,當(dāng)真難善了。索性將薛璃也帶上。想著到了京城看看名醫(yī)也好。
只薛璃經(jīng)不得快馬,另走了道比薛弋寒一行人晚了三日有余才回。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