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中文 > 古言 > 雄兔眼迷離 >
        霍云婉便也跟著笑了一回,她幾次見薛凌,都得哄著這小姑娘性子,沒曾想一朝到了,二人掉了個頭。不過這插曲也就笑笑的功夫,薛凌尚能在吃頓飯的時間里恢復如常,又遑論霍云婉早已萬種風云過眼。

        隨手將薛凌遞回來的信擱到一旁,道:“哪里就勤了,家中慈母年長,院里胞妹稚齡,就是一日一問,還訴不盡情深,何況是幾日呢。”

        “今日叫你來,是想說說蘇姈如那頭的事,本想打著個運不過去的幌子討價還價,不料...朝廷不日就要下令征糧,如此一來,往寧城那邊塞點東西,就光明正大。所以,怕是得將蘇家的家底盡數賠進去?!?br>
        “怎么突然起了征糧的心思”?薛凌關注點并沒太放在蘇家上頭,一來,她對蘇姈如的情感復雜,二來她對錢財之物遠不如旁人上心,一時之間還難以體會到盡數家底是個什么概念。更多的,是征糧這個詞來的格外嚴重。

        自古以來,養(yǎng)軍都是件花錢如流水的事。薛凌在平城時遠不到管事的年紀,卻深知平安二城缺錢的困境,要是富的流油,大手一揮就能山珍海味掉下來,也輪不到她見天跟魯文安往原子上弄點東西換錢。

        問,就是無戰(zhàn)不得要糧。

        不得要糧確然不假,但年年需要朝廷補貼些銀子也是真的。即使常年無戰(zhàn),平安二城軍作民用,省了衣食住行這一大項,間或還能弄出些盈余來,但該發(fā)的那幾文錢軍餉,若想按月發(fā)足,總是得從別處要些來。若發(fā)不足,這兵就跟真的民夫無異。

        那還不如等戰(zhàn)起時挨家挨戶抽丁,反正都是個招之則來,揮之則去。薛弋寒顯是不能讓這種情況出現(xiàn),只能老老實實問兵部要錢。幾萬人的月銀發(fā)下去,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更不要說,一朝戰(zhàn)事起來,原本散作備丁的人轉為常役,要多上數倍開支。沒人撥糧的話,不等戰(zhàn)敗,孤城被困之下估計就要落得個易子而食。

        薛凌再是缺錢,她卻沒經歷過短吃少穿,且目之所及,只要她想要,都能弄到手。這樣的日子,哪里就能理解薛弋寒平日里憂心勞神。

        說的好聽,是十幾年太平盛世,說的難聽,就是十幾年寸功未建。朝堂一眾大小官員只見得白花花的銀子砸到西北,連個響聲都沒回去,折子上能寫些什么,其實閉著眼睛都能窺見一斑。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